实验方法与步骤要求(学生交互性操作步骤应不少于10步)
实验方法描述:
整个实验采用三维交互操作的形式完成。
本实验项目主要包括实验介绍、实验目的、试件设计、应变片粘贴、加载方式、实验报告等等实验环节和12个操作步骤。可远程访问并直接在浏览器中打开本实验项目,进行所有实验操作。如果有不清楚的地方,可以联系在线服务教师进行咨询。做好充分的实验准备,以保证实验效果。
学生交互性操作步骤说明:
1)钢筋混凝土柱受压虚拟仿真实验
学生交互性操作步骤:12步
开始实验:进入土木工程中柱受压虚拟仿真实验,选择钢筋混凝土柱受压虚拟仿真实验模块(见图1所示)。
图1 开始实验
第1步:实验介绍。了解钢筋混凝土柱受压特性、破坏机理、实验参数、虚拟实验的优点等(见图2所示)。

图2 实验介绍
第2步:实验目的。了解钢筋混凝土柱受压实验的目的、实验程序和测试方法等(见图3所示)。

图3 实验目的
第3步:试件设计。设计截面尺寸、混凝土参数、纵筋直径、间距、纵筋等级、箍筋、设计加载模式、偏心距等(见图4-9所示)。

图4 试件设计
图5 设计截面尺寸
图6 设计混凝土参数
图7 设计纵向钢筋
图8 设计箍筋
图9 设计加载模式
第4步:应变片黏贴。砂纸打磨钢筋表面、酒精擦拭钢筋表面、涂抹502胶水、黏贴应变片、混凝土浇筑、布置位移计(见图10-16所示)。
图10 应变片黏贴
图11 砂纸打磨钢筋表面
图12 酒精擦拭钢筋表面
图13 涂抹502胶水
图14 黏贴应变片
图15 混凝土浇筑
图16 布置位移计
第5步:预载。在正式施加荷载试验前,应进行预载,施加少量的荷载,以检查各仪表的工作状况(见图17-18所示)。
图17 预载1
图18 预载2
第6步:校对仪器。记录位移计和应变计初始读数(见图19所示)。
图19 校对仪器
第7步:正式加载——弹性阶段。分3步加载。计算开裂荷载,每步加载值大概是开裂荷载计算值的1/3(见图20-21所示)。
图20 正式加载—弹性阶段1
图21 正式加载—弹性阶段2
第8步:正式加载——带裂缝工作阶段。分5步加载。计算极限荷载,每步加载值大概是极限荷载计算值的1/5(见图22-23所示)。